在 2026 春夏季男裝系列中,Jonathan Anderson 為 Dior 帶來了一場結合古典元素與當代風格的時裝秀。他以一條 cargo 工裝短褲開場,靈感來自 Dior 1948 年的 Delft 高訂晚禮服。原作裙襬由 27 公尺塔夫綢堆疊而成,而 Anderson 將此 couture 結構轉化至男裝短褲,消弭古典隆重,注入不羈玩味。

Bar Jacket:從女性 New Look 到男裝廓形
Anderson 在開場 look 便向 Dior 經典 Bar Jacket 致敬。 1947 年,Christian Dior 推出 Bar Jacket,以收腰沙漏廓形革新女性修身造型,宣告戰後 New Look 時代來臨。在本次秀上,Anderson 將 Bar Jacket 以 愛爾蘭 Donegal 羊毛軟呢 製作(Donegal 為他的故鄉特產),整體輪廓更寬大、線條更陽剛,融合男裝剪裁,重新定義 Dior 的性別語彙。

從 18 世紀到 1960 年代:歷史靈感縱橫交錯
- 18–19 世紀彩色絲質 waistcoat(男士背心)
Anderson 特別尋找正統古董作為借鑑,並將其以花卉刺繡、金色紐扣、淡紫色 Moiré 波紋絲綢重新演繹,賦予貴族馬甲現代叛逆氣息。 - 1948 Caprice 高訂禮服 → 牛仔褲
Caprice 原作裙襬剪裁不規則,為套裝注入流動感。Anderson 以 水洗牛仔布重現廓形,將高訂精神帶進擅長的街頭式單品。 - 1952 La Cigale 高訂禮服 → 工裝短褲
La Cigale 原作以 Moiré 波紋絲綢、收腰蝴蝶結與裙撐結構著稱,Anderson 將其轉化為裝飾臀部兩側的短褲結構。

跨越階級、時代與文學藝術的對話
Jonathan Anderson 在秀前釋出了由 Andy Warhol 拍攝的 Jean-Michel Basquiat 與 Lee Radziwill 拍立得照片作為預告。在秀上,Dior 男孩們的造型隨性不羈 ,領帶打得鬆垮、襯衫領子沒翻好、褲腳胡亂折 ,彷彿 Basquiat 將高級時裝與街頭自由精神融為一體,Anderson展現出了對時尚階級的挑戰。而這種對話也延伸至本次的配件設計中,透過這些跨越階級、時代與文學藝術的設計,Anderson 不只是復刻 Dior 的過去,而是用當代文化的拼貼語言,重新定義時尚的邊界。

復古 ≠ 復刻,而是創新的對話
Jonathan Anderson 說:「對我來說,風格就是你如何把東西搭配在一起。」
他沒有將歷史元素原封不動地復刻,而是從 18 世紀馬甲、1940–50 年代 Dior couture到Basquiat 的街頭頹廢中提取線索,重新組裝。本次秀場場景打造成仿柏林繪畫館 Gemäldegalerie 的空間,僅懸掛兩幅從羅浮宮與蘇格蘭國立美術館借來的 Jean Siméon Chardin 18 世紀真跡畫作:《A Vase of Flowers》與《Basket of Strawberries》,將古典與藝術轉化為貼近當代的時尚語言。

歷史,是時尚最深的養分
「歷史不是束縛創新的枷鎖,而是啟發未來的語言庫。」關於這一場秀,我特別欣賞的一點是,雖然 Jonathan 在本次系列中運用了許多古典服裝元素,但他將這些歷史元素與現代街頭流行做了結合,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創新。
我一直認為,值得深入探究的創新必需是建立在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底蘊之上的。而這正是我對這場秀最深的感想與讚賞。
